Saturday, November 19, 2011

活着,就有希望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一场突如其来,地动山摇,令人措手不及的8级强烈地震,改写了四川数个地区人们的命运,在这场灾难中,死的死,伤的伤,还有一些至今仍然不知尸首何处,成了生者心中永远的痛。映秀镇,是这场地震的震中地区,所以受灾也最重。地震后,来自世界各地,四面八方的援助、温情、善款、慰问的人间大爱,给了这些地区受创的心灵,带来些许的安慰。中国政府也启动对口援建,映秀镇,就是由广东省的东莞市对口支援,在一片废墟中重建的小镇。

三年了,相信不少人都跟我一样好奇且关心地想,重建后的映秀镇,会是一副怎样的情景?
映秀镇,位于四川汶川县东南部,是川西平原进入阿坝州的门户,也是从成都前往九寨沟、黄龙以及卧龙大熊猫栖息地的必经之地,213高速公路从镇旁经过(记得当日从映秀回国不久,就传来这条道路因暴雨而发生土石流事故)。有着“西羌门户”之称的映秀,位于群山环抱之中,大河(岷江)之滨,周围植被茂密、景色秀丽。这里住着藏、羌、回、汉等多个民族,大家和睦共处,展现了多元文化的特色。

6月16日, 一個細雨霏霏的清晨,我們來到了遭受地震摧毀最嚴重的映秀鎮。
触目可见,是一片青绿,摇曳生姿的树木,正在欣欣向荣地成长,我们坚信,不久将来,绿树成荫,将为映秀镇周围环境掬一把清凉,洗涤心灵上的创伤。
其实當天並非雙休日或特别节日,但是遊客依然不少,大部分是本國人。据说每天前来的游客,高达2000人左右,假日更多一些。那天游客当中有不少青少年,当时与我们一同出游,一位来自重庆的中学生告诉我说,为了应付高考,压抑多时的紧张情绪,现在考完了,特地出来纾解一下。
我个人认为這里也不失为一課最佳的人文教育場所,學生們可以通过老师及講解員的引導,了解一些相关的地理常識(例如地震的發生)外,也能进一步了解多元种族间的歷史、文化、宗教和風俗習慣等,是一课走出课室的难得课程。

如果不是因为耳闻目睹,实在很难令人相信这里不久前曾经发生过一场惊心动魄,生死存亡交关的自然大灾害。放眼望去,铺上柏油的道路,整齐宽阔;一栋栋、一幢幢的双层、三层排屋和半独立式砖屋,设计简单雅致,看起来坚实牢固,依地势而建,几疑身处欧洲哪个风景怡人的小山城呢。这里完全看不到高楼大厦,最侧目的是每个房子都挂着一面小国旗。据讲解员说,其实映秀镇并不是在原址重建,那是因为512大地震后,经过地质专家的重新测定,这里成为了一个主断裂带,新建的集镇,必须距离断裂带至少300米之外,这样才能安全可靠。她引述了汶川县县长说过的话:
“人类面对大自然,我们不可能战胜大自然,只能是敬畏它和主动地去适应避让它。”
她以欣慰的语气说,其实我们这些受灾的居民只需付出小部分的钱,就可以获得一个住房单位,其余的来自政府的各种补贴、红字会的捐款,也可以通过贷款等方式筹措。
居住问题解决了,下来就是生计,这是最长远和是最基本的。由于地震关系,许多耕地也消失了,因此政府鼓励他们转业,例如发展旅游的相关行业。走在街上,道路两旁尽是一些居民营业的各种小店,例如餐饮店、小旅店、单车租借店、手工业品等,一律设在住屋的低层,看来是方便招揽生意吧。

随后我们来到了纪念遗址。为了纪念这次的自然大灾害,有关方面特地保留了一些坍塌的建筑物,包括一所中学的遗址(漩口中学),看到那些摇摇欲坠以及变成一堆废墟的残垣颓瓦,不难想象当日那场地震破坏力之的强烈。有人手捧鲜花,默默地置放在那些不惜牺牲个人、救人的广大群众和武警官兵纪念碑前,表示敬仰和哀掉。最为突出的是那块特制的大时钟的云石,画面上的长短针,就停格在当日发生地震的时间:下午2点28分。
走着走着,发现路旁有一面牌子,上面写着映秀重建的缘起,其中有两句动人的语句:
“我们知道这片生命之下埋藏着我们曾经的痛苦和恐惧,但是我们的痛楚已经渐定,丘陵上的一片生机将鼓励我们积极的生活。”
我心里很想添多一句:活着,就有希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