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29, 2011

人,不是机器

日前收到一位朋友传来一篇钟南山院士的养生经,这篇文章是有关如何照顾健康的问题。钟南山,名字很熟悉吧?如果大家不是很健忘的话,应该记得2003年中国爆发SARS的时候,他的名字就常出现在报刊上。不错,他就是中国著名的呼吸道疾病专家。他在讲词里坦白透露,当时仗着身体底子好,日以继夜的工作,自以为是打不倒的“铁汉,结果在2005年的一个睡梦中的夜晚,突然感觉呼吸困难,胸闷、心脏不舒服,家人立刻将他送进医院,检查后才发现是心脏阻塞,立刻为他做了绕道手术,因为发现得早,让他幸运地捡回一条命。这场意外,让他深深顿悟到:工作并非生活的全部,轻伤就要下火线,最好的医生是自己,健康长寿靠自己。现在,他已经将运动成为他每天必做的功课,甚至将跑步机放在房间里。当然,除了运动之外,钟院士还为我们提出了四个健康基石:1心理平衡;2.合理膳食;3.适量运动,4.戒烟戒酒,还多加一条:早防早治。最令我感到惊讶的是,他提出人体每天会产生3000个癌细胞,当为什么会没事呢?原来我们体内有一个”自然杀伤细胞“在保护着。不过,他强调最使人短命的原来是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钟院士经过观察,在中国高收入人群老得特别快,特别是30至50岁的人,他们的自然年龄往往比生理年龄要早10--13年,为什么?就是生活压力、精神压力和无规律的生活催人早衰。所以,要达到心理平衡,最重要的还是要善于对待挫折。也许我们早就知道他提出的这些健康之道,但往往知易行难,特别是现在无论老幼,大家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电脑前,忽略了运动的重要性,加上应酬多,饮食失衡,所以常会将自己搞到身疲力尽才上床。70多岁的钟院士这些谆谆之言,加上亲身经历,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很好的警惕,并能享受到他的所谓生活中山乐:自得其乐、资助常乐,助人为乐。

Monday, December 12, 2011

彩霞满天



那天与一位“老”友电话联系,顺便喜滋滋地告诉对方:我即将迎来70岁生日了。这位曾经是我主编《中学生》月刊时的基本作者顿时啊了一声,好像有些讶异。是讶异于原来我已经这么老了?抑或是在感叹时间的飞逝?其实,连自己都有些难以接受,走呀走,不知不觉,是的,是不知不觉,竟然已经走到“古来稀”的人生阶段。

想起当年那个和童伴在胶林里捡枯枝当刀剑,你来我往的逍遥自在欢乐日子;想着与姐姐结伴到一公里外的公共水喉挑水的岁月;想着当年政府施行紧急法令时,陪着姐姐在冷风中枯守在铁丝网前,等候着守卫把厚重的门儿打开,到胶林中去帮忙拔胶杯的日子。中学时,更忘不了从家里带着一大包香蕉当午餐的工读生生涯,最难忘的,该是假日被妈妈拉去帮忙找寻猪菜,皮护痕痒、蚊虫叮咬的难受时刻。
当然,那段在新加坡当了六年的“现代农妇”种菜日子,也是毕生难以忘怀的。
怀着五六个月身孕,肩挑两大畚箕的鸡粪肥料,依然健步如飞(每次旅游时,旅伴们都在埋怨我走的太快,不知跟当年的“训练”是否有关?)。那段“农妇”生涯,在某些人看来,也许是一种沦落,一种无奈,但我却甘之如饴。对一个出身于乡村小镇的我,能再次与土地这么亲密接触,是一种难得的机缘。每当看到路过的外国游客,停下车来,在山坡下举着相机,对着我们这一大片,犹如绿色地毯的菜园猛拍时,心里的那份成就感和喜悦感,难以形容。

42岁那年,在老友的力邀分析下,只好不舍地告别十年的恬静小镇生活,重新坠落“红尘”,到吉隆坡来,-再度成为职业妇女,受邀为青少年创办一份综合性刊物——《中学生》月刊。在当时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刊物还不怎么普遍的80年代初期,这是一份深具挑战和充满探索意义的文字工作,在精心策划下,每一次由我们所主办的各类活动,诸如文学营、诗歌营、编辑营、美术营等时,都得到热烈的反应和回响,让我们倍加鼓舞和欣慰,也为独中和国中同学搭起了一座交流和沟通的桥梁,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如今,当年的读者和作者,大部分都已开始步入中年,有些已经成了时下马华文坛的生力军,其中一些对我这个“爱薇妈妈”还经常保持联系呢。
生命之河,如果不时涌动,那肯定是鲜活的。山中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其实70岁又算什么?唐伯虎说得好:
人生七十古来稀,前除幼来后除老;中间光景不多时,又有严霜与烦恼。过了中秋月不明,过了清明花不好;花前月下且高歌,急需满把金樽倒。世上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春夏秋冬燃脂间,钟送黄昏鸡报晓。请君惜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草里高低多少坟,一年一半无人扫。
是的,70年,25550个日子,东扣西除,人生还有多少时间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有人说,当你老说“当年,当年”时,那就证明你真的老了。其实,老是人生必经过程,谁不会老呢?再说,也不是每个人可以活到老的。日本相声艺人,岛田洋七说得好,从地球四十六亿年的年龄来说,六十岁和七十岁(甚至和一百岁)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人的身上有些事可以对抗,有些事不可以对抗,老,就是不可对抗之事。要和“老”做朋友,所以越老越快乐(这也是他的新著书名)。在数十年的生命过程中,能够将每个过程,好好地,全心全意地去做,做好你那个年龄阶段该做的事,就会了无遗憾。
佐贺阿嫲说,50岁以后的人生就是礼物,对70岁的人呢?我认为岂止是礼物,简直是上天的恩赐,所以今后的日子就要好好地活,快快乐乐地过。要像小孩舔吮心爱的冰淇淋一样,一点一点的舔,别让它白白的流掉,多可惜呀。

两个月前,去了一趟黄山,算是送给自己70岁的一份生日礼物,也是一种体能的挑战。那是个天晴美好的黄昏,我在光明顶山庄附近的炼丹峰上,选了一块大岩石坐着,手拿着相机,好整以暇,准备扑捉夕阳西下的美景。满天的晚霞,映射在高高低低的山峰上,衬着墨绿的松树,还有将红欲红的树叶,将这处享誉中外的著名景点,在夕阳余辉的妆点下,显得如此绚丽、如此宏伟,我想,即使造诣再高的画家,也未必能将之描绘得完整、透彻。特别是对面的天都峰(黄山第二高峰)在光影的投射下,不断变幻的斑斓色彩,简直让人看傻了眼。我望一望周边,这才发觉,怎么只有稀稀落落的几个人?心里有点纳闷。想起昨天清晨不过五点多钟,从住处的窗口往下望去,从各个酒店涌到这里准备观日出的的游客(这里是观日出和夕阳的最佳景点),黑压压一片,与现在看日落的简直成了强烈的对比。

禁不住好奇在想,人们是否因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老调所影响而不喜欢夕阳?是不是将缓缓西下沉落的夕阳,和那充满生机勃发的朝阳对比?看到夕阳,想起年华老去,去日苦多的惆怅和失落晚景?多少人能学到中国叶剑英元帅的“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的豁达心境?老,谁怕谁呢?未老先衰的二三十岁“老人”,与鹤发童颜的七八十岁“青年”,比比皆是。

行年70,每个人心中都该存有一片“彩霞”的图景,老年自有老年的風景。青春雖然美麗,但它會隨時間的流逝而褪色,而青春的心境才是生命中一道炫目的彩虹,绮丽不變的風景。年龄可怕,不如说是思想可怕,利欲可怕。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成年的酒。夕阳是迟到的爱,夕阳是未了的情;多少情爱化作一片夕阳红”。(引自《夕阳红》歌词)
過一天,少一天;過一天,樂一天;樂一天,賺一天。
这将会是我今后的座右铭,也是70后的另一个人生的开始。(稿于70岁生日前夕)




Saturday, November 19, 2011

活着,就有希望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一场突如其来,地动山摇,令人措手不及的8级强烈地震,改写了四川数个地区人们的命运,在这场灾难中,死的死,伤的伤,还有一些至今仍然不知尸首何处,成了生者心中永远的痛。映秀镇,是这场地震的震中地区,所以受灾也最重。地震后,来自世界各地,四面八方的援助、温情、善款、慰问的人间大爱,给了这些地区受创的心灵,带来些许的安慰。中国政府也启动对口援建,映秀镇,就是由广东省的东莞市对口支援,在一片废墟中重建的小镇。

三年了,相信不少人都跟我一样好奇且关心地想,重建后的映秀镇,会是一副怎样的情景?
映秀镇,位于四川汶川县东南部,是川西平原进入阿坝州的门户,也是从成都前往九寨沟、黄龙以及卧龙大熊猫栖息地的必经之地,213高速公路从镇旁经过(记得当日从映秀回国不久,就传来这条道路因暴雨而发生土石流事故)。有着“西羌门户”之称的映秀,位于群山环抱之中,大河(岷江)之滨,周围植被茂密、景色秀丽。这里住着藏、羌、回、汉等多个民族,大家和睦共处,展现了多元文化的特色。

6月16日, 一個細雨霏霏的清晨,我們來到了遭受地震摧毀最嚴重的映秀鎮。
触目可见,是一片青绿,摇曳生姿的树木,正在欣欣向荣地成长,我们坚信,不久将来,绿树成荫,将为映秀镇周围环境掬一把清凉,洗涤心灵上的创伤。
其实當天並非雙休日或特别节日,但是遊客依然不少,大部分是本國人。据说每天前来的游客,高达2000人左右,假日更多一些。那天游客当中有不少青少年,当时与我们一同出游,一位来自重庆的中学生告诉我说,为了应付高考,压抑多时的紧张情绪,现在考完了,特地出来纾解一下。
我个人认为這里也不失为一課最佳的人文教育場所,學生們可以通过老师及講解員的引導,了解一些相关的地理常識(例如地震的發生)外,也能进一步了解多元种族间的歷史、文化、宗教和風俗習慣等,是一课走出课室的难得课程。

如果不是因为耳闻目睹,实在很难令人相信这里不久前曾经发生过一场惊心动魄,生死存亡交关的自然大灾害。放眼望去,铺上柏油的道路,整齐宽阔;一栋栋、一幢幢的双层、三层排屋和半独立式砖屋,设计简单雅致,看起来坚实牢固,依地势而建,几疑身处欧洲哪个风景怡人的小山城呢。这里完全看不到高楼大厦,最侧目的是每个房子都挂着一面小国旗。据讲解员说,其实映秀镇并不是在原址重建,那是因为512大地震后,经过地质专家的重新测定,这里成为了一个主断裂带,新建的集镇,必须距离断裂带至少300米之外,这样才能安全可靠。她引述了汶川县县长说过的话:
“人类面对大自然,我们不可能战胜大自然,只能是敬畏它和主动地去适应避让它。”
她以欣慰的语气说,其实我们这些受灾的居民只需付出小部分的钱,就可以获得一个住房单位,其余的来自政府的各种补贴、红字会的捐款,也可以通过贷款等方式筹措。
居住问题解决了,下来就是生计,这是最长远和是最基本的。由于地震关系,许多耕地也消失了,因此政府鼓励他们转业,例如发展旅游的相关行业。走在街上,道路两旁尽是一些居民营业的各种小店,例如餐饮店、小旅店、单车租借店、手工业品等,一律设在住屋的低层,看来是方便招揽生意吧。

随后我们来到了纪念遗址。为了纪念这次的自然大灾害,有关方面特地保留了一些坍塌的建筑物,包括一所中学的遗址(漩口中学),看到那些摇摇欲坠以及变成一堆废墟的残垣颓瓦,不难想象当日那场地震破坏力之的强烈。有人手捧鲜花,默默地置放在那些不惜牺牲个人、救人的广大群众和武警官兵纪念碑前,表示敬仰和哀掉。最为突出的是那块特制的大时钟的云石,画面上的长短针,就停格在当日发生地震的时间:下午2点28分。
走着走着,发现路旁有一面牌子,上面写着映秀重建的缘起,其中有两句动人的语句:
“我们知道这片生命之下埋藏着我们曾经的痛苦和恐惧,但是我们的痛楚已经渐定,丘陵上的一片生机将鼓励我们积极的生活。”
我心里很想添多一句:活着,就有希望!

Tuesday, November 8, 2011

我看《越老越快乐》

日前在某报的副刊上看到摘录了一本名为《越老越快乐》的新书部分,深得我心,于是赶紧致电某书局代购,只花了短短两天,就一口气读完全书,心情豁然开朗,十分畅快。尤其是对经已进入中老年的自己,认为是本具有现实意义,参考价值的好书。

作者岛田洋七,即以《佐贺的超级阿嫲》而成为日本的畅销书作家。今年60岁的他,原本是一个颇受欢迎的相声演员。目前为了照顾中风瘫痪的岳母,分担了太太部分照护责任,他以乐观、幽默、搞笑的态度,化苦为甜,苦中作乐的正面态度,来诠释一向被认为无可奈何的照护者心情,以积极的人性光辉,诉说人生的晚景的安排。其中有些语录,的确是值得展读再三,回味无穷。现试摘录一些,与大家分享,不论你是否已经进入老境还是青春正当时,读读无妨,未雨绸缪嘛。

J先要为自己,为自己活下去,有余力时再为别人。
J我们都必须重视父母,而且要在他们还活着的时候好好对待他们。他们不只是我们最亲近的人,也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的人。
J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才是不勉强的做法。照顾病人,不是每天都要守在病人身边。照护工作绝对禁止勉强。
J仔细地看、好好地听、畅快地说,然后,尽情地笑。这才是让人生过得开朗的方法。
J孝顺的人会在心中告诫自己:不要给父母惹麻烦。
J父母健康的时候,家人分散各地无所谓,一旦有事时,家人和亲戚能守在身边就很重要了。
J如果太强求照护的完美,只会把自己逼到死角。
J能够多活今天一天、今年一年,就高高兴兴地活着。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方式很好。
J从地球46亿年的年龄来说,六十岁和七十岁几乎没有差别。就算是一百岁,在地球看来,连婴儿都算不上。
J头脑好的人想太多未来的事情,但是越想越烦恼,很多因此得了忧郁症。
J车窗看到的风景和走路时看到的风景完全不同。
J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让自己的人生不快乐,简直是浪费。
六、七十岁还存钱,毫无意义。如果舍不得花,钞票就只是普通的纸。把钱花在自己觉得快乐的事情上,尽情地玩。
J人的身上有些事可以对抗,有些事不可对抗,老就是不可对抗之事。如果不能对抗,不妨和它做朋友。
J再怎样挣扎,该变成怎样就是怎样,所以,不必和老抗争,要和它成为朋友,坦然接受先况,这点很重要。
J无论是傻瓜还是聪明,是富翁还是穷人,在年龄上是众生平等。
J思考后也不知道的事,不要去想才对。老想着十年后,而十年的事情,很容易得忧郁症。所以,年老以后,最多想想三天后的事就好。
J只想今天要做的事、打算明天要做的事、计划后天要做的事,一点也不累。
J六十五、七十几了,要要取悦别人,不嫌累吗?
J开朗地生活很重要,尤其是老人。
J不要只看到自己没有的东西或是欠缺的东西,多想想自己得到恩赐。
J不要太悲观,才能度过老年的生活。
J总是把金钱第一卦在嘴上,不可能有快乐的老年生活。
J不管是穷人或富人,一天也只是三餐,吃多了身体反而不舒服。
J幸福并需要花大钱。
J有钱,不见得就有好朋友,有钱,也不见得就能长寿。穷人和富翁都平等面对死神。
J“心灵富裕的人才是真正的有钱人。”
J年老以后,只要留下够生活的部分,其他的钱就尽情花用。
J在工作的时候,才会感到活着的幸运。
J不用担心,子女会好好去过他们自己的人生。
J年纪大后,最不需要的是就是学历。
J一流公司的总经理退休之后,也只是个普通人。
J人不论年纪多大,只要还有人为自己担心,就是最大的安慰了。
J人都会老,也会死,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事实,但是死去的人可以一直活在还活着的人的心里。
J人若长寿,就会遇上情人过世、好朋友辞世,最爱的人死去等种种死亡。
J死去的人不会回来,但留下来的人还要活下去,既然要活,就不能不吃饭,不能不睡觉。
J不论什么人死去,接受他的死,正常过自己的生活很重要。
J自己会是什么样的死法,谁也不知道。
J与其想死的方式,不如想怎么活,因为现在并没有要死,而是活着。
J想做的事就尽情去做,每一天都竭尽全力地活着。
J人只要尽情做完想做的事情,就不会想要再做。
J在媒体的生活中,也不看眼前拥有的小小幸福,只对某些不足而感到不满,有人经常不满而活,这种人绝对不会幸福。

Tuesday, September 13, 2011

我要减肥!

我要减肥!”
“你说,她现在每天就是喝那么一点果汁,瘦得只剩一把骨头,还说要继续减肥呢!”
几天前,一位老友前来向我诉说她那个23岁的小女儿节食的故事。据说她的一些同事背后管叫她胖猪、丑八怪,女儿听后,伤心不已,于是撂下狠话,一定要减肥成功!先是三餐改吃两餐,随后是每天吃那么一餐,最后索性只喝一点果汁当餐,难怪让做母亲的心疼和担心不已。
“你说,我阿女是不是患上了人家讲的那种什么厌食症?该怎么办才好?我劝又劝不听。”老友忧心忡忡地问。
“没有那么严重吧?”我安慰对方。
过后想一想,也很有可能呢,现在不是常有女生要美不要命的新闻报道吗?翻开一些时尚杂志,刊登最多广告的,就是一些减肥中心(所谓纤体专家)大幅大幅的那些骨瘦如柴的广告,不断“提醒”肥哥肥姐们,来,不用担心,我们有办法让你回复自信。不信且看这些苗条的“代言人”,前后判若两人,不是吗?有图为证呢。现在,他们成功了,找回自信了,你还犹疑什么?每个字句都深深打动一众肥哥肥姐们的心灵深处。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拥有如此傲人的身材。

有人说,肥胖,其实是一种文明病。
可不是,三四十年前,哪见到这么多肥胖的人?老一辈人认为,胖,才是一种福气,尤其是那些凭媒灼牵线的婚姻,男家家长之前都会对媒婆再查问,对方身材是不是属于那种福福泰泰的?因为那准是好生养的象征(不知道有何医学根据?)不过,在那个物质缺乏的年代,能将孩子养得肥肥胖胖者,起码说明了家境应该是过得去的人家,甚至是家境富裕的象征。
再说,那当子交通不怎么发达,出门不是靠两只脚力,就是骑单车代步,不要说拥有私家车,公共交通也少得可怜,巴士、德士更不不普遍。

从前胖人不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饮食简单,例如在五六十年代的小孩,只有在逢年过节时,家里才会宰鸡杀鸭,吃上一顿丰富的,可是看看现在的我们,天天都像在过节,随时随地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加上体力劳动的机会减少,很多工作都有机械代劳,洗衣有洗衣机、煮饭做菜,只要电制或煤气炉一开,就可以烹调食物了;至于打扫清洁嘛,不是家里请有女佣,再不然就是请个钟点短工代劳,无需亲力亲为,多余的热量消耗的机会,简直少之又少。生活上是安逸了,可是,身体四肢却缺乏“动”的机会,想要不肥不胖都难。

今时今日,谈“肥”谈“胖”都让人揪心。不仅是“肥哥肥嫂”、“胖弟胖妹”随处可见,连几岁的小娃儿也都胖嘟嘟的,不但举止笨拙,也引发了不少健康的后遗症,一些国家政府经已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想方设法寻求对策,因为这已经不仅仅是个人健康问题,更涉及到国家、社会的财务和福利开销。

日前在报章上看到一则报道,说是美国加州有个名为宝琳的女人(没说几岁,看图片应该有三四十岁)体重达700磅,列入健力士大全,成为世界最肥的女人。不过,她也坦言,为了享受生活,很想减肥。就因为太肥了,许多活动都无法参与,例如跳舞、看戏、乘车等。现在生活起居,都要儿子帮忙。
原来他们家是有肥胖基因的,爸爸超过600磅、妈妈超过400磅,8个兄弟姐妹们除了其中一个外,其余的体重都超过300磅,称得上是“肥胖世家”了。但愿宝琳减肥500磅的愿望能够实现。

如果你问我对肥胖的感觉如何?我部分坦白相告:怕怕!深知肥胖对健康大为不利,尤其是上了年纪一族。除了动作迟缓外,也许还会引发其他的病症,最常见的就是三高:血压高、糖分高、胆固醇高,还有心脏、膝盖也不胜负荷呢。
如果你去问医生的减肥减胖的秘方,他会立刻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没有什么秘诀,就是注意下列两项:1.当心不当饮食,2.多运动。
所谓注意饮食,无非是要告诉你减少吃哪些不适合的东西,并非要你什么都不吃;至于运动,也不一定要你去参加什么保健中心之类,就是尽量减少坐着不动,争取时间多走动,包括做做家务,特别是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很多时候都懒得动,久而久之变成习惯,就会引发一些疾病。我常以“污水不动”的道理来警惕自己。 其实个人的健康,一定要由本身好好守护,旁人、亲人或家人,只能给你一些忠告(包括医生),提醒、参考意见,实践嘛,还得靠你自己。 好好爱自己吧,唯有这样,你才有能力去爱孩子,爱别人。

Tuesday, August 30, 2011

心意



看到琳琅满目的月饼广告,就知道传统的中秋佳节即将到来。
过中秋,吃月饼,似乎是华人免不了的习俗,送礼送月饼,也是少不得的礼节之一。不过,现在的饼家,对月饼的包装,似乎重视过“内涵”,其实,在我看来,月饼内容,各家各店,大同小异,他们更在乎的是外表。于是,大家不惜砸下工本、费尽心思,出奇制胜,推陈出新,对盛放月饼的盒子,无论是纸盒、铁盒,大耍花样。有闲情的话,不妨到各大超市或广场摆放月饼的摊档看看,准叫你大开眼界。
有时候,月饼吃完了,看到这些美丽的盒子,真有点舍不得丢弃,于是就贯彻“废物利用”,拿来收藏一些小物品、小饰物。可是,年复一年,盒子越积越多,就不知要如何处置那些犹如“鸡肋”的盒子?送人?人家摇摇头,你有,我也有!够伤脑筋。

前些天,小媳妇一位音乐界朋友,上门来送礼。当我大开这份中秋节礼盒时,不但大感意外,且耳目一新。
朴素的白色纸质盒子,共有两层,底层拉出一看,是两本星云大师的近著:《合掌人生》,最上一层则整齐地摆放着两粒月饼,一片普洱茶饼,一小片CD佛曲,十分精致。这位年轻歌手客气地说:爱薇老师,这份礼物最适合您!然后她指着纸盒上的印着的几个字:献给我最敬爱的人!看来她是花了不少心思选购这份礼物的。今天下午,我泡了一壶普洱茶,慢斟细酌,迷你HIFI播放着悦耳的佛曲,品尝了一小块不甜不腻的五仁月饼,再翻看大师的著作:《合掌人生之道情法爱》,四味杂陈,提前过了一个自在舒适的节日,感谢这位有心的送礼者。

Thursday, August 4, 2011

珍惜当下



每次在报章上看到往生者家属刊登的讣闻时,我最先注意的是死者的寿龄。高寿者,为他们感到高兴,能够寿终正寝,毕竟是一种福气。例如最近一位老友告诉我他那个差一个星期就届100高寿的母亲,家人正计划好好为她老人家大事庆祝时,没想到有一天老太太告诉家人说,快快跟我梳洗更衣,我要回家了(她人在雪州,老家在柔佛某个乡镇)说也奇怪,当一切都料理妥当后,她人躺到床上不久,就安然去世,仿佛有说预感似的,如此安详告别尘世,是多么令人羡慕呀。至于那些年轻往生者,心里不禁为他们深深惋惜,其中有多少是壮志未酬呢。年轻去世,原因不一,有者是为病魔说缠而医药网效;有些则是意外身亡。所以我常安慰一些上了年纪,向我申诉饱受不肖后辈们在背后咒其“老不死”,我开玩笑地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活到老的,你就看开点吧,既然上天能够让你活到老,你就多加珍惜,不要去计较。每次看到那些比我年轻而不幸往生时,我为自己看到庆幸,提醒自己要把握,好好地活着,才不会辜负上天给你的恩赐。

Tuesday, July 26, 2011

蝴蝶之家

图片摄影:杨抒怀

听过“蝴蝶之家”吗?如果不是看了中国出版的杂志《博客天下》(总第25期,6月16号出版),我还真的不知道中国有这么一个民间组织呢?
这篇由作者陆马、段欣毅所报道的《蝴蝶之家,让中国孩子有尊严地离去》。换句话说:这是一家儿童临终关怀中心(China Kids children Hospice)。我们知道有临终关怀的组织、机构,可是都是属于成人的,儿童或幼儿却不曾听过。
根据内文介绍说,创立人是一位来自英国的退休护士,今年61岁的金玲和她的丈夫,古英俊于2010年5月12日的护士节创始的,地点在湖南长沙。这家中心专门收留一些医院认为无药可救的病重孩童,或被福利院转送过来的病童,最大的是3岁,最小的只有几个月,他们的共同点就是被医生宣判了“死刑”一生命最多只有半年或更短。是什么力量促使这个远渡重洋的护士前来贡献爱心呢?她说;
“中国目前医疗资源普遍缺乏,福利院的医生、护工有限。蝴蝶之家护工只负责两三名孩童,但在福利院,一名护士通常要管二十几个小孩呢。”
在金玲的办公室里,保留了一本纪念册,里边有150个中外孩子的笑脸,他们都是在金玲怀里去世的。每张照片下面都写着金玲对孩子的思念:“我想你,宝贝!”、“你永远占据了我的生活”-----
金玲说:“这些逝去的孩子就像一只只蝴蝶。在中国有‘化蝶’的故事,而蝴蝶象征重生,它们飞起来很轻盈,能带给人快乐,我希望每一个生命都能像蝴蝶那样升华。”
这应该就是这位英国退休护士创立“蝴蝶之家”的初衷吧。这家儿童关怀中心的所有费用,都是由这位心地善良和充满爱心的金玲去募捐而来的。
我们对金玲和她的夫婿古英俊的古道热肠,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更希望有更多的病重小孩,在他们临终时,都能得到妥善的照顾,享受丝丝的温情,和成人一样,有尊严地离开人间。

Friday, July 22, 2011

天堂传来的枪声



昨天晚上收看电视新闻,还有早上一摊开报章,惊闻挪威发生爆炸及枪击案事件,死伤超过百人。
这的确是很让人大感意外的事。
五年前曾到过北欧数个国家旅游,但在近20年的旅游生涯中,挪威是我少数准备重游的国家之一。不仅仅是因为它自2001年开始,就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合人居住的地方,感受最深的是她处处弥漫着浓浓的人文气息,节奏不快的生活脚步,可以过着悠悠闲闲的日子。我喜欢的《傀儡家庭》作品,作者易卜生就是挪威人;举世闻名的维格兰雕塑公园(这是维格兰花了近四十年,通过作品,反映一个人从出生到老死的整个过程),就在首都奥斯陆;每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就在这里举行颁奖典礼。还有美不胜收的峡湾、瀑布、冰川等等天然景色,尤其喜欢犹如世外桃源的卑尔根山城。这个国家面积,也只不过略大于我国的北欧小国,可是人口还不到500万,却是世界上第三大石油出口国,欧洲最大的产油国,故人民可以享受到非常周到的各种生活、教育等等周到的福利。不久前在《读者》Reader Digest还读到它的专门报道呢。但是,万万没料到这个平静、安详和富裕的国家,却发生了这样的不幸事件。据说凶手是个31岁的本国人,已经被捕。这不禁让人猜想,到底他哪根神经出了问题?为何作出这样惨绝人寰的举措?。首相在新闻发布会说:这是挪威人悲惨的一天,的确是。

(图片说明:犹如世外桃源的挪威山城--卑尔根Bergen)

Wednesday, July 20, 2011

我看《医者仁心》

有些影视,第一次看的时候,也许就是追其剧情,水过鸭背。当再次看时,会对某些情节特别留意和感动,其实书籍也是一样,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同样的道理。这两天重看中国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医者仁心》的后半部,对其中两三个情节留下特别的印象。这部电视剧我最欣赏的是称誉香港的演员,谢君豪,一个不上50岁的人,却能在本剧里饰演一个稳重、成熟,有医德、有实力的心脏专科医生(钟立行)。
在最后的十集里,我特别注意三个情节,一个是当副院长,武明训被卫生局长叫去问话后,在走出门口的那一刻,突然发现他视如兄弟的同学,钟主任就站在门口等着他,在这种时刻,武明训心里一定有“患难与共”的感觉,心中温暖无比,虽然之前大家对一些问题的处理方式发生分歧,可是在紧要关头,钟还是愿意跟他站在一起,给他力量,这才是经得起考验的友情。
第二个情节是他和武明训的医生妻子,江一丹,两人在一次聊天时,剖开了彼此的心意,那么的含蓄,又那么的真诚,这是一种最高境界的“谈情说爱”,虽然谈话中完全没有涉及到一个“爱”字。其实两人早有默契,心心相印,只是格于环境,大家就将这份默契埋藏在心里。就如江说的:在我的心里特别留下一个位置,就是对你的诸多牵挂。一个知己,一个红颜,这是人生中最美的情操,男女之间,除了爱情,还有真挚的友情。相知相惜的人,不一定要朝朝暮暮,卿卿我我每天腻在一起。
第三个情节是当副院长,陈光远贪贿的事件败露之后,被卫生局人员当众套上手铐准备走出医院门口,被群众围观时,时,被赶来的钟主任看到了,立刻毫不迟疑的脱下自己的医生袍,盖在手铐上,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说明了钟还是非常保护这位同行的形象(虽然他心里肯定十分不耻对方的行为)但是在关键的时刻,他依然义不容辞的维护他的尊严(虽然他已经失掉一个医生应有的尊严)。这位原是一位很不错的脑外科医生,情不自禁的对钟说:我一向来是很佩服你的。代替了千言万语的谢辞。
另外一个情节就是当钟知道那个被人唆使与他拍艳照的林秀怀了陈副院长的孩子而流产时,特别派了年轻医生顾磊送了5千元来给她进补,养好身体,并劝谕她今后要好好做人,这种以德报怨的做法,相信更能让人信服。
所谓见微知著,从这些小细节的表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医生的修养和智慧。

Wednesday, July 13, 2011

缘份



我和您,不,还有您那三位慈祥和纯朴的姐姐,说起来都是蛮有缘份的。
记得1991年,我们第一次在厦门结缘、相识。那次是应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的邀请,出席成立40周年的院庆。当时的您,是特地陪伴泰国一班校友前来参加盛会,没想到我们一见如故,您还感慨地说:真是相见恨晚呀!

过后,我们一大票人又一起乘搭长途巴士前往汕头大学,出席第一届“海外潮人作家会议”。说来真不好意思,其实我并不是潮人,但因为我能说得一口流利的潮州话,结果没人怀疑我不是潮州人(我的原籍是福建南安),可你们都知道真相,却不以为意地说:没关系,反正是交流嘛。就在那里,我认识了后来在北京创立“东方文化馆”的薛汕教授,他是位博学多才,而又是研究潮州古文化的专家,我们过后经常联系,他还引荐我成为文化馆的研究员,直到今天。

最难忘的,莫过于您在循众要求下,一路上不断的引亢高歌,从难度极高的广东歌曲:《帝女花》全本,到好几部当时在海外大为卖座的潮州电影中的插曲,声线之美,可说让人绕梁三日,余音袅袅,赢来车内所有“听众”的热烈掌声,驱除了长途车程的寂寞无聊,此情此景,至今依然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中。

也许是性格接近,谈话投机,我们都以心交心,所以这20年来,交往甚密。
有一阵子,您受邀前来泰国到某文化机构服务(因为您也懂得泰文、泰语),泰马两国,咫尺相邻,往返方便,因此,在您的邀约之下,我曾多次前往曼谷与您相聚,住在您三姐那里。过后您也和三姐、四姐到我家来做客,然后相伴一路陪着你们玩到新加坡,再那里回去泰国。你们一共有六姐妹,你是老五,老幺因病去世,您说不如我就代替老幺,结为姐妹之缘。虽然是句玩笑话,但我们的情谊确实比姐妹还深呢。

每次到香港,我总是会特地乘搭火车,越过边界,前往广州与您叙旧一番。您是个好客的人,每次都让您破费,心里感到不安,可是您却说:我是个离休干部,每月政府对我的生活津贴,绰绰有余,我很高兴您来与我分享,反正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好姐妹,吃得用的又花不了多少,算不上破费,只要彼此开心就好。
多年前,您自动请缨地说:
“爱薇,我准备先将你所有的著作仔细地研读一番,然后为你写部传记,你的人生太精彩、太不简单了,足以做为其他失婚女性的学习好榜样。”我不以为然。
主要是,我想,失婚固然是不幸,但是,但是,婚姻并非人生的全部;再说养育儿女,原本就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是你将他们带来人间,所以你有义务,也有责任好好去养育、培育他们,这不算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您却说,道理是如此,但未必人人可以做得到,所以我一定要写,真实地将你这段不平凡的人生际遇与读者分享。
说做就做,您是个言行一致的爽快之人,不久,就传来您写好的一部分手稿,寄来让我过目,啊,新姐,我真的不知道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正期待拜读您下半部时,却传来您手腕出了问题,不能握笔,这的确让您深受打击,大为丧气。不过,您却毫不迟疑地寻医诊治,可惜却没多大见效,最后,您不得不放弃这份写作计划,可是,心却有所不甘。

后来,您却相处了一个折衷的办法,找上了认识多年的暨南大学校长,饶芃子教授,希望她能推荐一位适当人选来继承自己未完的心愿,您提出了一个交换的的条件,就是愿意将珍藏多时的一批海外华文文学藏书,全数送给校方,作为研究之用。也许是为您真诚态度所感动,饶校长不仅答应了,而且还请了一位年轻有为的学者,李亚萍博士来执笔,这就是《爱薇评传》出版的渊源。

去年开始,您在电话中喜滋滋地说,您快将当曾祖母了,孙子是您生活中的良伴,现在成了家,又有了孩子,开明与大量的您,认为房子空间有限,决定将自己名下这个单位让了出来,准备住到安老院去。不久,您又捎来好消息,说是已经找到一家中医院附属的收费安老院,舒适又方便,而且还以惋惜的口吻说:我早就应该来了。我也为您感到高兴,拥有一个快乐与自由自在的晚年生活。

谁知半年后,您却在电话中告知健康出了些问题,听您轻描淡写的语气,我还以为只是小事一桩而已。人嘛,上了年纪,总是免不了会出现一些大大小小的病痛,就像运用多年的车子,不是这个零件要换,就是哪个部件出了问题,所以我也安慰您说:找个医生,仔细的查一查,看看是哪里不妥?对症下药就是。可是,在下来的三四个月不时联络中,您说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有恶化的迹象,突然,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去年11月,趁着到台北出席第11届海外女作家年会之便,我特地在香港逗留,然后约同老友,熊老师一起到广州第二中医院的疗养所去探望您。当时您的精神状态确实不错,而且信誓旦旦地向我们表白:我一定要战胜病魔,等我复原了,一起跟你们到处走走,我们也期待这么一天早日到来。

六月初的某一天,我在四川成都时(这次也是特地去探望一位患上卵巢癌的老友)致电给您,想知道一下您最近的情况。然而,在电话中发觉您讲话有气没力,而且语气悲观的说: 爱薇,我希望早点走,不必受这些痛苦的折磨。我一听,一种不祥的预感浮上心头难过得很。我故意反击地说:您向来不是个乐观的人吗?为什么会讲出这种丧气的话?您回答说:以其饱受病痛缠绕,不如早点解脱来的好。这下我真的无言以对了,因为我不是您,不能亲身体会病魔折腾的痛苦,只能多加安慰和鼓励。
回国后没几天,我心里老是感到不安和不放心。6月27日早上十点左右,我再次拨电到您疗养的专用的电话,谁知接电话的却是一个陌生的男声,我表明了身份。对方这才说明他是您的长子,并告诉我一个噩耗:妈妈刚在早上八点多钟往生了。我听了不禁一愣,一时回不过神来,怎会这么巧?

新姐:您终于遂了心愿,解除肉体的一切痛苦,拂去人世间的烦恼,到极乐世界去与老伴相聚。其实,在我看来,您是不应该这么早走的,78岁而已,是该多享几年晚年之福才是。而且我知道您还有许多未了的心愿,准备为一些老年组织规划一连串的活动。您是个心地善良、慷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人,可惜这病魔就是这么悄无声息的来,又粗暴地将您快快地接走。
永别了,我的老大姐,我的好友,安息吧!






注:周新心,《爱薇评传》作者之一,学生时代就参加革命、从事文艺宣传、妇女运动,担任话剧演员和艺术教育工作。著有《春在枝头已十分》散文集。

Friday, July 8, 2011

好好的活

我经常和朋友半开玩笑地说:人,这个中文字只有简单的两撇,但做“人”可是很难,的确是。每当看到或听到一些人因为某些原因,例如夫妻、恋人感情生变或健康出了问题,就毫无眷顾地选择轻生,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一了百了,真的可以了了吗?再看看一些身体有残障者,却千方百计的,希望克服体能上的缺陷,好好地活下去,这类不计肉身的痛苦的人,身上闪现着让人动容的人性光辉。虽然他们是属于弱势的一群,当却不减人们对他们的敬意。
日前收看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受访的两位残障年轻人,一个是无臂的年轻钢琴师,王伟,一位是无腿歌唱者,陈洲,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不向命运低头,为自己走出了一条活下去的路。前者有句名言是:要么,好好地活下去;要么,痛痛快快地死去。后者在众人的鄙视下,五度登上泰山。而且自己从流浪生涯中(街头演唱),不但唱出了一个春天,还得到一位漂亮女粉丝的青睐,委托终身,生下了两个活泼的儿女,至于王伟,现在却能用双脚弹出美妙的钢琴音乐。两个命运相同(身体残疾)但却能自强不息,力争上游的故事,不仅动人,还值得大家学习。这让我想起了一句经常应用的话:当命运关上了大门时,老天却为你开了另一扇窗。希望相随,生命最美。

Saturday, June 25, 2011

梦幻似的九寨沟







其实,九寨沟的被发现,也不过是十多年前(八十年代)的事。由于她是隐处于崇山峻岭之中,故不易为人所知。据说最先发现这个美丽有如“童话世界”般的景区,是出自于一批进入山沟里砍伐的工人。
经过一些探险家及喜爱寻幽探秘的旅行家归来后的描绘、形容,宣扬之后,九寨沟及黄龙的神秘感才被揭开,到了九十年代末的今天,她已经被开发成一块中外瞩目的热门景点。据导游告诉我们说,单是今年的中国国庆日,就吸引了一万两千名游客(酒店最高容量是一万四千人),为了免遭肆意破坏,1992年12月,九寨沟与黄龙沟,这两个国家级的风景区,一起被联合国列入“世界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中,受到严格的保护,确保它将完好无损的留给后代子孙,成为全人类的遗产。
从成都到九寨沟,虽说只有四百公里,之前有意到九寨沟者,据称非要两天或两天半的时间不可,而且随时随地准备承受许多意外事故发生的心理负担。今年四月,从成都通往九寨沟的主要公路终于通车了,旅友们一听大喜,立刻“招兵买马”,准备一尝多年的愿望。
我们去的可真是合时,当天只费12个小时就到了松潘县的川主寺。经过一夜的彻底休息,第二天一早,我们这才从从容容的进入南坪县,展开我们数天的九寨沟和黄龙沟之旅。
®九寨归来不看水

九寨沟位于岷江尽头,岷江山脉是万山丛中的一条纵深40多公里的一个山沟谷地,面积广达6万多公顷。因为周围有九个少数民族散居其中,故称为九寨沟。外表观之,这里似乎仍然保留着他们不少原始风貌,即勤劳、朴素、和蔼可亲。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新新旧旧的经幡,在风中飘舞,硕壮的牦牛,在田野间悠悠闲闲,低着头在吃草,处处让你感受到的,是一种隔绝于尘嚣化外的宁静与和平世界。
“黄山归来不看上,九寨归来不看水。”
不错,这是个集翠海、飞瀑、彩林、雪山、幽谷、河滩而构成的一副自然景观。千百年来,由于受到地壳变迁,冰川剥蚀,以及熔岩等种种自然风化作用使然,使九寨沟形成了今天这样一个得天独厚、具有怪石、冰川、飞瀑、高山、湖泊、茂密的地方,还有海拔从两2000米到4000米不等的奇峰,赢来了世人声声的赞叹。

当然,我们也没忘记那个流传在九寨沟的动人民间神话:那个多情、细心的达戈男神啊,为了给美丽的女神,沃洛色嫫送一份特别的礼物,于是,他用风云打磨了一面荧光照人的宝镜,以便让对方作为梳妆之用,没想到色嫫一不小心,在接受这面镜子时,一时失手,宝镜打破了,碎成了一百多片,散落在九寨沟中,变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如珠连玉串般的海子(即湖泊)。
每个海子,都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如盆景海、五花海、芦苇海、长海、火花海、卧龙海、树正群海、珍珠群海、犀牛海等等。尤其是那个似高悬于山巅,3000多米高的长海,站在湖边,俯瞰碧绿海水(湖水),仰望悠悠白云,远看巍巍青山,雪峰萤照,此情此景,似曾相似,不禁勾起了那一年的秋天,站在新疆天池旁顾盼的美丽回忆。

®深达30米的透明度
这些海子,形状各异。圆的、长的、方的,有的像葫芦,有的像琵琶---- 唯一相似的,是每个海子的水,无不清澈见底,草呀、树呀、鱼呀,全是一览无余。据说九寨沟的水,透明度深达30米,有些更深,这是其他地方少见的。据考究,原来这一切是与森林有关的。因为九寨沟的森林覆盖面积,占了60%以上,加上底层属于石灰岩,故含有大量的碳酸钙,无形中对水也起了净化作用。为了保有九寨沟的清纯环境,除了严禁伐木外,导游也不厌其烦的再三告诫大家,必须谨记下面的规定:1.不得在禁区内抽烟;2.不能踩水;3.不能随便攀折花木;4.不能随便小便,否则将受到严厉的惩罚,最高人民币500大元。

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看到“言者谆谆”的告示,如:
“自然与人生息息相关”
“一株树,可以制造无数的火柴”
“一根火柴,可以烧掉无数的树木”
在九寨沟,最具气魄的,当推那些形态各异的瀑布了,而且不止三两个,而是十多个。然而,在我眼中,最有看头的,也不过是区区几个而已,如珍珠滩瀑布、树正群瀑布、诺日朗瀑布等等,尤其是珍珠滩瀑布,由上流下的水,再在沟底溅起如千层浪的朵朵水花,在临近黄昏的日照下,真的就像是千万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在上下滚动着。面对着如此奇美的景象,不由得你对天地这副神奇力量,表示敬服。

九寨沟,有看不尽的水,看不尽的树,这是一个水树共美的世外桃源;是鸟语花香的世界;是珍稀动物的天堂;这里又有你百听不厌的天籁,只有身历其境者,才能领略她魅力之万一。
然而,此行也并非全无遗憾,一心原本要前去观赏九寨沟的深秋,那些独领“风骚”的树叶,没料到我们看到的,竟然是介于红与不红的“尴尬”颜色,听成都朋友说,往年这个时候,九寨沟红叶,已经是红到了叫人动情与撩人心胸的季节,每个人都有些失落感,只好慨叹与九寨的红叶缘浅了。
刊载于11.11.98南洋商报

后记:13年后重游九寨沟,已经不是我当年印象中的九寨沟了。主要是游客太多了,据地陪说,每日有将近两万的游客前来,人声嘈杂,买东西,吃东西,都要大排长龙,连歇脚的空间都有限。唯一值得赞扬的是景区内保持得相当干净,所有的交通都必须由大小不等的环保巴士载送。与我们当年的随走随停的自由在观赏,大为不同。

Thursday, June 23, 2011

旅行要趁早

常说:岁月不饶人!这绝对不是一句感叹话,而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话说近日重游九寨沟黄龙时,就明显感觉到这话的实质意义了。上次到九寨沟时是14年前,而且是乘坐大巴士一路颠簸而去的,后面跟着的是另一辆专载行旅的中巴士,虽说路面弯弯曲曲,但驾驶者是位曾经在西藏开过十几年大卡车的王师傅,技术一流,有惊无险,开了一天才抵达目的地。而这次我们却是乘搭飞机直抵达黄九寨黄龙机场,费时半个钟头而已。也许是突然间降落在海拔3千多尺的高原上,马上出现高原反应,头昏欲倒。最要命的是地陪马上安排我们到黄龙去参观。虽然乘了单程的索道上去,可是还得靠两条腿走了不少路,因为下来索道已经收工,关闭了,大家唯有走路下山。高原症状越来越严重,每走一步,双脚就像踩在棉花上,加上天开始暗了下来,又下起毛毛细雨,真的是狼狈之至。最近又刚验出脊椎三节骨质增生的我,因为压到神经,平时间不如飞的我,现在一旦走多了,腿部就疼痛不已,我也不知道这次是怎样完成这项壮举的?看来是意志的力量吧?在此奉劝友好们,有些地方若真的想去的话,我的建议只有一句:趁早!因为像上面所提的症状,在14年前是不曾出现的。

Monday, May 30, 2011

雪山之旅

人生苦短,数十寒暑,一晃而过。有些玩意儿,原本都是属于年轻人较为热衷去尝试的,例如溜冰、滑雪等,自认有幸,在这有生之年,总算有机会试过其中的“苦乐”滋味。

多年前在加拿大渥太华,在女儿的耐心教导下,勉强学会溜冰,虽然只能算是“基本功”,但箇中自由奔放心情,依然。至于滑雪,早就“跃跃欲试”,苦无机会而已。多年前,就在小儿子学业即将结束,准备学成归国的前一个冬天,我们计划来一趟雪山之旅,目的是离他居住的大学城,1500公里远的科罗拉多(Colorado)州的一处滑雪胜地。
依照估计,一鼓作气,不花太多时间在路途中停留的话,大概只要15个钟头,就可以抵达目的地。但是,就在启程前,从报章获悉我国有几个留学生,就在他们准备前往同一个地点滑雪时,结果发生车祸,其中有位女生,不幸当场客死异乡,我们猜想是驾驶者过于疲劳导致,为了避免悲剧重演,我们母子,加上他的女友,决定以充裕的时间,走走歇歇,自自在在的旅游,何况我们三个人都可以轮流驾驶。
我们决定到奥克拉荷马州的Tulsa租车,并从那里出发。为了隔天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继续赶路,我们决定在肯色斯州的Wachita汽车旅店住宿一晚。

青松、白雪迎客
未来之前,早就听闻属于美国第30州的科罗拉多,自然风景绝美,一看,果然名不虚传。
当车子一进入科州境内后,只见道路两旁,先是一片片无边无际的田野。秋收已过,春耕尚未开始,地上被收拾得干干净净,只有少许的衰草枯叶,仍在那里做着瑟缩的梦。然而,等到渐行渐近科州首府——丹佛(Denver)时,眼前又是另一番风景!
面对的是 属于落基山脉系的隐隐青山,忽高忽地,各以它冬天特有的风姿,直立青松、斑驳残雪,迎来一批批对她青睐的游客。
我们预定的下榻之处,是处于丹佛46公里之后的乔治城(George Town)。这个素有“落基山下的银色皇后”美称的山城,就这么静静地躺在群山包围中,犹如山谷中独自吐露芬芳的幽兰。朴素的外表,却仍然掩不住她昔日的风华(这儿一度是淘金的重地),真要感谢CC的细心贴意,选了这么一个有如世外桃源的好地方。
据旅店的老板娘说,这里附近一带,就有好几个滑雪胜地。每年一进入冬季,从11月到隔年的3,4月,来自美国各地滑雪好手、游客、以及学生等,都会络绎不绝的涌到这里来。大大小小旅店都告爆满,因此,若不预先定好住处,分分钟都要餐风饮露,无处可“住”。

在逾万尺的雪山上
经过一夜的养精蓄锐之后,隔天一早,大家精神奕奕,迫不及待的往雪山前进。
我们选了一个离丹佛最近的,14哩的著名滑雪胜地之一,Loveland(我将她翻译成“爱的乐园”)。离开开场时间——9点未到,这个海拔一万三千尺,广达826英亩,自然雪可以厚达385尺的滑雪场,早已人潮汹涌。无论男女老少,个个无不武装齐备,准备大显身手一番。当然,其中也不乏像我们“生平第一次”,准备做处女滑雪乐的初哥初姐,这是我们在参加课程之后才知道的消息。

滑雪这码事,我们三人之前的的确确不曾尝试过的。为了确保平安无事,商量之下,决定破费先拿个初级的滑雪课程,2小时,美金40元,包括所有的配备,如滑雪板、雪靴、雪杖等,计算一下,还可以接受。据说一套齐备的滑雪用具,包括护目镜、护手套等等,少说也要一千几百美金,对于我们这类偶而滑之的人来说,可就没必要花这冤枉钱了。据一位滑雪老手告诉我,从初级到高手,滑雪共有9级。

艰难的第一步
依照教练吩咐,当我穿上几公斤重的雪靴,扛上数公斤重的滑雪板到滑雪场去聚合时,我的妈呀,这第一步,我相信比当年太空人,阿姆斯特朗跨出太空舱还要来得艰难。脚犹如脱臼,封上石膏一般的沉重。儿子看老娘面有难色,不禁投来一抹鼓励的眼神。万事起头难,牙根一咬,一步一脚印(雪地上),总算挨到了目的地。
我们的滑雪教练,是个年轻的小姐。据她自称,这只是她一份兼职的工作。由于热爱滑雪,所以每年都会选在滑雪的热门季节,充当滑雪教练,既有收入,又能过足滑雪的瘾,一举两得。冷眼旁观,也许是长期饱受风霜雨雪阳光的爱抚眷顾,我发觉对方的皮肤有些干燥,但却展现了另一种动人的健康美。

初级课程共有四十来位学员,绝大部分是来自国外的旅客,只有区区的几个本国人,至于黄皮肤的,哈,只有我们三人而已,所以教练对我们的名字特别熟悉。初级课程内容,不外是滑雪的一些原理、动作,以及一些必须掌握的基本技巧,至于能不能学以致用,那就得看个人的领悟力了,师父领进门,造化看个人。如果想凭一两个钟头的教导就能得心应手,我想字典里大概就不会收入“天才”这两个字了。
环顾四周,前来滑雪的,不是五六岁的小不点,年轻力壮的男女,就算是中年以上的,大都是带着小孩合家乐而来,而我却是如假包换的“临老学吹打”。不过,即使无法练到他们身轻如燕的从高坡上滑下的美姿,可是,活到这把年纪,还能一尝滑雪的入门功夫,也算是另类的福气了。

滑雪比骑脚踏车容易?
在未到来之前,曾经有人面授说,滑雪嘛,比骑脚踏车还简单呢。脚踏车两脚腾空,滑雪至少脚还在地上。有人之所以心生惧怕滑雪,那是因为仰望时,是云深的高处;下瞰,是一望无际,皑皑白雪,心理上无形中增加不少压力。
终于轮到实践的时候了。教练先是带我们坐上缆车往山上迤逦而去,然后在一个斜坡站跳了下来。对方吩咐我们按照她刚才传授的技巧,学以致用。例如如何转身、控制、减速,停止等。至于能否运用自如,那就得靠自己了。
教练接着说:滑雪的难易,并不在于上雪山的高低,而是在于山的斜度。如果斜度大,就算是像我们这类刚进入滑雪门槛的初学者,也能轻易的从一千公尺的高山上,平稳地滑了下来;反之,如果斜度小,即使山高只有一百公尺,也难保不会将一个滑雪高手摔个半死。而供我们学习的场地,斜度只有20度左右。教练这番提示,无疑给我服下一颗定心丸。
于是,先是来个深呼吸,摆好架势,手扶雪杖,眼观前方,做好一副豁出去的心理准备,心里默喊一声:下吧!

哪里跌倒,那里爬起!
没想到才享受不到几分飞跃的快感,脚上的雪板一歪,身体立刻失衡,整个人就像滚地葫芦似的,从斜坡上一路骨碌骨碌的滚了下来。幸好平时经常运动,否则这么一滚,不跌断几根老骨头才怪。就在这个时候,耳边响起教练吩咐过的话:哪里跌倒,就从那里爬起来。这倒是一句充满人生哲理的话。
如此跌跌爬爬,屡扑屡起,半天下来,不但筋疲力尽,且周身酸痛难当。一般的运动,衣服是穿得越少越好,唯有滑雪是例外,这下才知道箇中原因了。唉,年轻真好,只见孩子和女友两人,经过三几次的练习,基本上已经掌握了一些滑雪的诀窍,不像老娘,狼狈不堪。站在雪地上,看着他们双双从高高的雪山上,潇潇洒洒地滑了下来的“英姿”,如此的飘逸,心里忍不住又羡又赞。

骨头分家,不好玩了
第二天醒来,简直翻不了身,骨头就像分家似的刺痛。反观两个年轻人却是一副“熬过来”的无惧无畏本色,兴致勃勃地准备再度到滑雪场地去大显身手,参加第二级课程,问起老娘意下如何?我赶忙摇头,敬谢不敏,只想作壁上观,好好地放开怀抱,恣意地 欣赏周遭这一切,犹如明信卡上出现的画面——奥拉;傲立群峰上的一排排青松,不沾染尘雾的天然美景。

Friday, May 6, 2011

母亲的发髻

母亲的发髻
16岁那年,母亲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了大她四岁的父亲。及至二十三,四岁,父亲这才将母亲和7岁的大哥接来马来西亚。从照片中,发现母亲原来在她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将一头浓浓密密的黑发,在后边挽成一个圆圆的髻子。我不知道这是否是一种时尚,还是泉州当时婚后女性传统的习俗?可惜在她生前忘了求证一下。
母亲晚年不幸二度中风,导致半身不遂,个人行动,无法自如,不得已之下,唯有请美发师前来家里,将她留了数十年的长发剪短,主要是方替她梳洗的方便。我在想,在剪下的那一刻,老人家心里一定是万二分不舍。在我们兄弟姐妹的的印象中,母亲不但是个爱干净,同时也很注重仪表的女性,特别是对梳头这码事,更是郑而重之,从不马虎。
从小开始,我就很喜欢站在一旁,静静地欣赏母亲梳头的过程。
母亲房间,没有梳妆台,只在靠窗的墙壁上,挂了个10寸左右的四方镜子。后来父亲用他无师自通的手艺,就在镜子的下边,给她钉了个木架子,让她摆放双妹牌的生发油,同样牌子的蛋粉(因其形如蛋,故名之,母亲是这个老牌子的忠实用户,数十年从没换过),还有一罐青色罐子的夏士莲雪花膏,一把黑牛骨梳子,这就是母亲所有的化妆品了。
母亲是个传统女性,每天早睡早起,生活规律。在忙完了一连串的家务后,她才有心情梳洗,包括梳理自己的头发,这也是最费工夫的事。只见她站在窗前,将发髻解开、拿下发夹,让长长的头发从肩上垂了下来,然后用牛骨梳子,从上而下,慢慢地,一下又一下地梳、梳---整个过程大概需要十分钟之久;接着,她倒了一些生发油在掌心,双手磨磨搓搓,再轻轻地、顺序地涂抹在发稍上。
最后,将油亮的头发,慢慢的缠成一个圆圆的、结结实实的发髻,套上发网,下来就是在靠近耳际的头发两边,別上银色发夹,表示收尾,整个梳发过程这才算大功告成。
如果遇上亲朋戚友家有喜事,或外出做客,母亲更会在发髻上花些心思,特别是头发上的装饰物。这时候,她挑选的发夹、耳挖,耳环,全都是闪亮亮、纯金打造,份量十足的金饰品。偶而她也会吩咐我到屋前去采三两朵自家种的茉莉花,别在发髻上,就像喷了清淡的香水。
虽然,母亲不是大家闺秀出身的,但任何时候看到母亲,她给人的印象总是清清爽爽、整整齐齐、端端庄庄的好模样,深得亲友邻里的赞赏。像梳头这种每天都要做的普通事,母亲总是做得那么地专注,那么地认真,一丝不苟。在别人看来,梳髻这种麻烦头透顶的事,很多年纪与她相仿的妇女,早就跟着时代潮流,弃髻而烫了发。在她未中风还能自理时,我和大姐曾经费尽唇舌,劝她将长发剪掉,她就是坚决不肯。快要70岁的人了,每天还是站在窗口、在同样的时间、用同样的动作、梳理她那头日渐稀疏,白发过半的发髻,就像她数十年如一日,为父亲准备内容一成不变的早餐一样。
我想:母亲刻意保留这种过时的发型,是否意味着她对父亲一份永恒不变的感情?如果我猜想没错的话,难怪当她获悉父亲因为心脏病突发而去世的第五天,母亲也尾随老伴之后,急急到九泉下相聚去了。以现代的婚姻来说,连白头偕老都难以经营,何况是“生死与共”?父母亲长达60年的婚姻,两人始终相敬如宾,对一个大男子主义的父亲来说,这是大大出乎我们儿女意料之外的。

Friday, April 29, 2011

王子与公主

30年后又是同一个故事重现。
今天是英国威廉王子和平民女孩,凯特结婚的大喜之日。凤凰资讯台全程现场报道。据说全球将有20亿人可以通过电视画面看到这项婚礼进行的盛况,比起当年其父母,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的七亿观众,显然多了不少,这可要拜互联网科技的进步。
很多人在质疑,他们两人会不会重滔父母的覆辙,离婚收场?凤凰网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7成表示不会,两成说会,一成没有表态。我的看法是比较乐观,因为凯特是一个现代时尚年轻女性,又有工作经验,高学历,没有背负什么贵族家庭背景的荣辱负担,可以坦坦然地选择过她喜欢过的日子,当然,皇室的一些基本礼仪还是不能幸免的。不过,根据报道,凯特是个性格活泼、开朗,有主见,这与戴安娜的忧郁、害羞、个性强,不卖皇室的账,很多时候搞到没有转圜的余地,特别是面对遵循传统皇家礼节的家婆,英女皇,未能很好融洽地相处(这也是千古不变的婆媳关系),最后只好毅然绝然地和查尔斯分手。
凯特和威廉交往8年,基本上彼此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这和其父母认识半年就谈婚论嫁有些不一样,加上戴安娜当时只有20,查尔斯比他大一半有多,年龄的差距,导致两人在问题的处理上有所距离和差异,那时候的戴安娜,对世事的历练,想来没有这个29岁的媳妇来得成熟,而威廉和凯特年纪相仿,共识的机会比较大。
再说,英国皇室在经过戴安娜的事件后,相信会更小心谨慎处理这些看似与人无关的家庭事件,不会高高在上的将某些条规加在这个孙媳身上,单是他们以开放的态度接受这个来自平民的王妃(凯特也是英国350年来君主立宪以来第一个平民女孩成为王妃),就知道他们开始接受改变,否则很容易再次成为众志之矢。好不容易才被人民重新接纳,对皇室加分(因为戴安娜的死,很多人对英国皇室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提出质疑)。
昨晚上在观赏这个节目时,三岁的孙女问妈妈:他们是王子和公主吗?(因为她听过太多有关的童话和故事)。妈妈回答说:
“是的,宝贝!”
“他们会永远快乐的在一起吗?”
“当然会啦。”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相爱!”
对一个三岁的小不点,自然不晓得何谓相爱,她点了点头,显然对这样的答案相当满意。现代婚姻,虽然脆弱,但是,我们还是宁愿相信爱情!(稿于10:40pm)

Saturday, April 23, 2011

旧传统V新传媒



前言:
21世纪今天的亲子关系,是要因循传统还是要进行“革新”?似乎有各种不同的声音。但是,有些东西不是你要保留或放弃那么简单,而是时势所趋。因此,两代之间或隔代之间要如何和平、融洽相处,就不能单凭个人意愿来行事。不过,对上一辈的人来说,无非希望过个安定、健康的晚年。但是这些都需要一定条件的配合,例如儿女、或其他亲人的等。下面这个现实故事,值得玩味。

“爸,刚才您在电话上讲的是真话还是只是要吓唬对方而已?”媳妇对家翁,他也是我的一位作家老友问道。
“当然是认真的,不是吓唬!”老友严肃地回答。
“可是,您这个建议会不会严重了一点?”
“你说严重?那我倒问你,将生病的老子赶出家门难道就不严重了吗?”老友气愤地反驳。
“想方设法将房子的拥有权骗走,好了,现在老人满身是病,就看不顺眼,诸多挑剔,晚上不可拉抽水马桶、不可开电视、不可煮东西吃、不能咳嗽,这个不可,那个不能,简直是岂有此理。现在竟然叫他去投靠女儿,这样嚣张的媳妇,不给她一点教训不行。”
做媳妇看到家翁一副义愤填膺的激情样子,无言以对,再讲下去也许会招惹对方说出更难听的话,只好悻悻然地走开了。

*召开记者招待会
原来我这位作家朋友,最近接二连三的接到一位相交数十年的老友来电申诉,提及媳妇对他如何的不敬,后悔当初经不起儿子的“花言巧语”,将房子的名字转换给他。没想到短短不到两年,自从自己不慎跌了一跤之后,儿媳就换了另一副嘴脸,让他十分伤心、失望,但又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你传授他什么妙计?”我深感兴趣地问。
“我叫他召开记者招待会,将事实公布出来!”
“哦?你不叫他去报警而是叫他去召开记者招待会?”
“报警有屁用?清官难理家内事嘛。再说,你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顺口溜?
‘不怕天,不怕地,不拍老子和武器,最怕传媒炒消息。’
虽然是有点言过其实,但现代的人最怕的就是传媒,尤其是互联网。不管好事坏事,一上了媒体,就会越演越烈,甚至不可收拾。我们的演艺界最近不是发生了一个艺人因为有了外遇被踢破,结果被传媒大事报道、炒作吗?“
“可是人家是娱乐界,演艺圈,你这只是家内事,有炒作的价值吗?”我还是抱着怀疑态度。
“问题是你要不要而已。难道你没发现,有些芝麻绿豆大的事,可以成为某些报章的头版头条,你又怎么说?”
朋友振振有词地分辨。
这下轮到我无言以对了。

*锦囊妙计
其实这位老友是有感而发的。据说他最近刚刚将自己名下的一栋五房式公寓卖掉,这也是他唯一的财产,主要是应独生子的要求,希望将卖房子所得的钱,赞助他去买一个独立式洋楼单位,价钱不菲。原来儿子目前是在一家外企担任副经理职位,媳妇则任职于某家银行的财务部经理,住公寓太“寒酸”,为了排场,他们决定换个比较大的房子,当然,首选是独立式洋楼了。
四个女儿知道这件事后,大家站在同一阵线,一致投反对票。他们表示,哥哥没问题,但对他的另外一半就不放心了。因为这类故事听得太多了,防患于未然。

可是,在旧观念下,老友心想儿子还不至于如此绝情吧?决定赌一赌。理由是:一来自己已经七老八十,在世的日子不会太长,财物是身外物,即使现在不卖,将来不也是留给他的?现在不过是做个顺水人情而已;二来也可以成全儿子的愿望,三来又能与儿孙相处在一起。老人最怕孤寂,加上老伴早逝,渴望享受天伦之乐乃是人之常情。
于是,经过多日的思想斗争,慎重考虑后,最后决定:不理女儿的反对,卖!
其实,这位老友告诉我,他那天在电话中所讲的话,实际上是故意要说给媳妇听的。如果哪天她胆敢效法老友那位媳妇如此欺凌他,他会毫不犹疑的召开记者招待会,广告天下,让他们出丑。
“不是说家丑不可外扬吗?你忘了?”我故意问。
“当然我不希望走到这一步,可是,对一个老人来说,他们这样对待老人你不觉得很残忍吗?既然你无情,也别怪我无义了。”

*情与义
从这个现实故事中,让人感触深深。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这是每个上了年纪的最大诉求。但是,在今天一个以经济为导向,转型中的社会,积谷防饥,养儿防老,似乎已经是落伍的想法了。君不见现在的小家庭大行其道。还没结婚,早已做好离巢的打算,买好房子,就算家里空间够大,还是保持距离来得好。
所以,生活在今天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无论老少,有些观念都必须做出适当的调整,唯一不变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情,科技再进步,社会如何变化,“百行孝为先”,那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Wednesday, April 20, 2011

甜美的志愿者



由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厦门大学,至今已经度过了90春秋,今年4月6日,迎来了他的90华诞。大学当局非常隆重其事,不但请来了10位诺贝尔得奖者,以及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前来做专题演讲外,还贴心的配给每位受邀者一名志愿者,做全程招待服务。我的志愿者是今年六月即将毕业的考古系学生,小胡。打从我下机的那一刻开始,小胡就忙不迭的执行“任务”,她先是将我送到下榻地点,为我领取庆祝仪式的资料、礼品、晚会、宴会、听演讲的各种参观券等,还不厌其烦的代我购买前往外地的车票。我很欣赏这位笑容可掬的志愿者,处事不浮不躁,有条不紊。对方告诉我这次报名申请志愿者多达2000人,负责招待300位贵宾,6000位校友。她表示自己很幸运被选中,因为不是每个申请者都会被录取,而是要经过面试考核,合格了才能担当这个任务。这位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还说:她很高兴能够成为一名志愿者,因为可以学习到很多课本以外的东西,包括待人接物。我开玩笑问这位来自河南的女孩,为何会选读这个冷门科系?她回说:喜欢嘛!我半开玩笑地说:这也难怪,河南和陕西都有不少考古的机会,将来肯定“英雄有用武之地”对方也笑了。不过,小胡谦虚地说:我这丁点知识派不上用场,我准备继续念研究所。正所谓“学,然后知不足。”,我对这个志愿者的好学谦虚深有好感,也许我们不再有机会见面,但我对她选科的勇气和求知精神,还有细心、亲切有礼的招待,将会留在我脑海中,不易忘怀。

Monday, April 18, 2011

鲁迅之子-周海婴走了


周海婴是谁?是中国文学大师,鲁迅之子也。 4月6日,受邀出席厦大创校90周年庆典,今年的庆祝规模,显然比85周年校庆还要盛大,“走进大师”系列,是这次庆祝节目内容的亮点,除了邀请李敖、星云大师及刘在复等一批华裔名人学者外,还有来自国外10位诺贝尔奖得奖者,也应主办当局之邀,前来做专题演讲助阵,可说极一时之盛。 可是,却不见曾经在厦大执教的中国著名作家,鲁迅之子,周海婴的出现。记得85周年校庆时,他和儿子孔令飞,特地从北京前来参与其盛,主持经过重修后的“鲁迅纪念馆”的开馆仪式,并赠送了父母亲的一批遗物,且获聘为该馆的名誉馆长,据说这也是鲁迅的亲属第一次出席这位文学大师的学术研讨会。那年(2006年)在“鲁迅学术研讨会”上,听他以《鲁迅是谁》》作为发言的主题。这次为何缺席?心里正感纳闷之际,第二天(7号)翻开《厦门日报》一看,大感意外,只见在显著的版位,刊登了这么一个消息: “曾两度来厦续写父辈情缘 鲁迅之子周海婴走了” 原来这位名人之后,北大物理系毕业的周海婴,就在厦大校庆这一天,4月6日清晨5点36分,因病去世,享年81岁 。厦大“鲁迅纪念馆”是全国高校唯一的“鲁迅纪念馆”,那是因为鲁迅曾于1926年在厦大担任一段时间的国学老师。 周海婴是位无线电专家,也是摄影家(其子孔令飞也是摄影界知名人物)。不少人都会好奇地想:父亲是文坛巨匠,儿子为何没有继承衣钵,不写文章,反而改读理科,难道是父亲的遗嘱?(鲁迅去世时,周海婴只有七岁)但是,周海婴在接受询问时指出:父亲虽然在七条墓志铭中之一写道:“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过活,万不可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他代父分辩说,并不是因为父亲这样说才没从事文学,他表示父母亲在给自己的教育中,并没有任何的约束,只因为从小就爱好无线电,对文学不感兴趣。 在作为名人之后的周海婴,记得当年他在研讨会中指出: “在法理上,鲁迅是他们的亲人;在感情上也是他们的亲人,可是,现在感觉上这个鲁迅离他们很遥远。 “好像鲁迅几乎已经不是我们家里的人了。我们背负鲁迅儿孙的重担,却不能直率表白----- “在以往的文学描述方面,也把他描述成喋喋不休,拿着匕首的形象,形象是紧皱双眉,神态是凝重的,思想是革命化、战斗化的,没有了个性和生活。----” 作为中国近代文学大师之后的周海婴,在讲这些话时,心情应该是沉重的,它不仅仅是一种发泄,也是一种表白,更是一种辩护。 4月3号,特别受邀前来参与《走近大师》系列的李敖先生,特别以《从鲁迅先生来到厦大谈起》为题,讲述鲁迅一些鲜少为人知的故事。这位以诙谐、幽默、语言犀利、敢说敢言的文学家,独排众议地说:鲁迅来厦门大学不是逃避军阀,而是因为爱情。他也表示,鲁迅是写过不少了不起的著作,例如《阿Q正传》、《中国小说史略》,但却没有写过一部长篇小说,对他的文学事业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醉人的红

四月的厦门,正是木棉花开的季节。那殷殷的红,仿佛告诉人们,春天的脚步渐去渐远,而热情的夏天即将来临。只要留意,无论你在厦门市哪个角落,都可以看到一树树挺立的木棉树,开着火红的花朵,仰视苍穹。厦大校庆期间,园里的木棉树也成了一道特别引人注目的风景。那天黄昏,就在校主陈嘉庚铜像前的一棵木棉树下,有位年轻的母亲,就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将飘落地面的木棉花排成一个心型,并郑重其事的拍了照留念,就在他们要将模型拆散之际,我赶紧上前:让我也拍个照如何?母子俩以灿烂的笑容回应了我的要求。

Monday, March 14, 2011

日本地震的启示

3月11号那天,突然接到怡保一位老友来电,气急败坏地说:爱薇,日本发生大地震了,快看电视新闻。刚从外面回到家的我,立即打开凤凰卫视资讯台,果然在直播这项惊天动地的新闻,原来惨剧是发生在当天中午一点45分时间。看到那巨浪滔天,来势汹汹的海啸,瞬间就将房子、汽车等卷走的画面,看得我目瞪口呆,一下子回不过神来。心里在想:在这些房子里,也许有些孩子刚放学回到家在吃着饭;也许有些老人正在睡午觉,好梦方酣时;也许有些家庭主妇正在准备晚餐的餸料,以便放工回来的先生可以吃上一顿热腾腾的饭菜,而这一切的一切,就在全无预警下,消失了!
然而,如今最令人担心的,除了那些至今仍然无法寻找到的失踪者外,就是福岛上的核泄漏。刚刚听到的电视新闻说,在束手无策下,日本政府已经正式请求美国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协助解决这些天灾所带来的后遗症。免得灾情进一步扩大外,也很可能会殃及周边一些邻近国家。昨天就收到好几则有关的短讯,说是辐射尘已经飘到马来西亚,要大家在两天内不要出门等等。我们不敢说这是无的放矢,但至少先阶段还没这么严重吧?根据日本气象台报告,灾区的仙台等地,气温已经降到零度,还会下雪等预告,对这些灾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情何以堪。还有,就是余震不断,这又是灾民另一个驱不去的心理阴影,虽然,对一个处在地震地带的日本民众来说,对这些灾害也许已经有足够的心理防御功力,可是,有些时候,人,依然不能胜天,就像这次9级地震所引发的大海啸,是大家完全无法预料到的,即使有些迹象,也因为它来得太快,根本还未转过神来时,惨剧已经发生了。
不过,日本这次的灾情,却令世界对日本这个民族,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他们买你对灾难来临时的那副淡定、冷静、从容态度,以及遵守秩序,赢得了世人的佩服和赞叹。先说媒体,他们不抢独家新闻,不依靠猜测或“据说”来报道,而是统一的由公营的NHK电台和电视台来发布,不混淆视听;在领取物资时,大家很有秩序的排着对,不插队,不争先恐后,不随便按车笛,表现了良好的国民素质。正所谓: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成为一个先进国,首先就要有素质的国民,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大爱面前,大家唯有互相帮助,发挥人类的固有同情心,现在,整个世界已经形成“地球村”了,谁也无法孤芳自赏,置身于度外,因为你无法预料,下一个灾难会不会光顾你?

Saturday, February 5, 2011

回家

我国女歌手,李佳薇,在台湾第七届的超级星光大道参赛中,破了这项节目开创以来的记录,就是连续四次都以满分胜出,最后的决赛,也是同样以满分夺冠,除了赢得了一百万台币外,还有一纸的唱片合同,为国争光,载誉归来,相信这就是她给自己的最大新年礼物(红包)了。
一月30日晚的决赛中,李佳薇以顺子的成名曲:《回家》(这也是我本人很喜欢的一首单曲),以其非凡的唱功,夺得了满分,连评审之一黄韵玲也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尤其是在即将来临的农历新年,多少倚门切盼游子“回家”的父母,相信听了更有感触
记得中国有首热门歌曲:《常回家看看》,目的无非是希望在外打工或居住外地的为人子女,不要忘了家乡“空巢”的家人,有时间(特别是像春节这样重要的传统节日)就要常回去走动走动,如果时间的确不许可,经常打个电话回家关心慰问一下,应该是不难做到的。通常不是做不到,而是不为也。对儿女本身不过是弹指之间,但对亲人来说,也可稍解一些思念的心情。
身为家长的,也应该理解在外儿女生活的不易,即使有回家意愿的,却因为考虑经济上的问题,特别是像中国这样地广人多的国家,有些人离乡背井,迢迢千里外出打工、求学,回家一趟,颇费周章,除了车费、买礼物考量外,单是买张车票,都要排它一两天的队,那种焦急和煎熬,不是身历其境者,是很难体会的。
不过,我国在这方面确实是比起中国方便多了。倒是今年南部突然发生了一场让人措手不及的大水灾,导致许多外地游子有家归不得,这是意外,无话可说。可惜的是,这种回乡过年的传统习俗,随着现代人思想观念的转变,有越来越淡薄的趋势。
也许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回家大家一起吃顿饭吧了,没什么大不了,回不回去问题不大。实际上真正的意义不在那顿饭,而是藏在饭后的隐含意义。如果可以抽出时间的话,希望你能常“回家”看看,别等子欲看,亲不在,空悲切!


Wednesday, January 19, 2011

山丘上的寺庙--婆罗浮屠

众所周知,印尼是个回教国家,可是,在它境内,却矗立着好几座大大小小的佛教和印度教的著名寺庙,而婆罗浮屠(Borobudur)和巴兰班南(Prambanan)最为引人注目
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柬埔寨的吴哥窟,以及印尼的婆罗浮屠,被称为东方四大奇迹,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受到保护和维护。
婆罗浮屠,谁是建造者?为何建造?似乎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经过一场场的天灾人祸(地震和人为的破坏),它至今依然屹立不倒,不免让人深思。
在印尼语中,庙宇被称为Candi,至于为何称为婆罗浮屠(Borobudur)?众说纷纭。无论如何,这座经过一千多年的时间洗礼,且处于火山众多的地带和茂密的丛林之中的大乘佛教建筑,今天能够保存下来,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奇迹。目前我们看到的这座寺庙,是后来不断的修复才能呈现今天的面貌。其中在联合国科文教组织于1973年的大力资助下,才能进行比较有系统的修复。2006年5月7日的一场6.2的里氏地震,曾经重创了中爪哇南部沿海地区,为日惹附近地区的城市造成严重的毁坏和人员的伤亡,但婆罗浮屠却安然无恙。每年这里迎来了百万以上的游客,是印尼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
除了参观主要景点婆罗浮屠之外,我们还去了DIEN和PRAMBANAN两个著名的兴都庙,特别是名为Sewu Temple的后者,其历史的悠久,建筑的雄伟,都令人深深叹服。想到一千多年前,在没有任何起重器的帮助下,他们是如何将一块块数吨重的大石头放了上去?的确是个谜!
BROMO火山,原本也在我们的行程之内,但在抵达Sarangan准备前往时,却被告知火山还在喷发,潜在着一定的危险,即使远观,也不适宜,对我们这些大部分是“安蒂”、“安哥”的团员来说,冒险精神已经不复存在,危机意识却相对地增加,一听到这些负面的消息后,很多人都同意打退堂鼓。然而,就在回国的泗水机场上,听到吉隆坡一批为数22位的背包客,热情地描述刚“征服”BROMO火山归来的豪情壮志,甚至不吝地将他们拍到的精彩照片与我们分享,多少产生了一些遗憾之情。然而,在听到他们“登山”种种惊险过程后,又不禁庆幸我们取消这趟旅程,实属明智之举。
印尼气候与我国大同小异,这个时候雨水特别多。当我们从日惹一路到梭罗、SARANGAN和TRETES时,只见沿途一片清绿,青青的稻田,一路迤逦而去,非常养眼。这不禁让我想起那年到美国伊利诺州所看到的那一望无际的麦田,只是劳作的方式不同而已。
对我个人而言,我是蛮喜欢TRETES,这是个避暑胜地,有些类似我国的金马伦高原,不少欧式的别墅散布其间,最引起我注意的是他们屋前屋后的庭院,都花了不少心思,修整得格外悦目,这里所出产的温带蔬菜,与金马伦不相上下。
入乡随俗,是我旅游的基本原则,特别是饮食。六天里,尝到了不少印尼当地的传统美食,虽然烹调简单,但非常可口(有山巴和辣椒搭配之故),有一道菜,而且是每餐必有的,就是瘦巴巴的kapong鸡,这种名符其实的土鸡,应该是最受欢迎的,可是由于烹调方式不同,结果端上来的鸡肉,不,只见鸡骨,肉已经不见了(因为烤的关系),大家只能望做那盘黑不溜秋的鸡骨干过瘾而已。
除了巴厘岛外,这也是我第二次踏足印尼境内,虽然路况不佳,而且经常面对堵车,短短的数十公里路程,往往非要在路上花上好几个钟头不可。

Monday, January 3, 2011

变色的亲情

有人说,羊羔都有跪母恩,乌鸦也有反哺心,但是,当我看了这则新闻后,心里却凉了半截。
事缘那天在新加坡的《联合早报》看到一则社会新闻(后来我国的某华文报也有转载),说是有个26岁黄姓年轻人,因为是长孙,所以祖母在两年前故世之前,也分得了一份九万多新币的遗产,而他的父母,是这份遗产的执行人和信托人。
后来,父母就在遗产中扣除了给他的教育费、电脑费和婚礼的开销费用后,将所剩的交给儿子。但儿子却拒绝收下,认为父亲不应该扣除这些费用,要拿回祖母给的全数。多日后,看到父母对他的抗议没有任何反应,于是,不惜翻脸,将亲生父母告上法庭,说是要讨回公道。
这算是公道吗?
根据列为答辩人的父亲解释说,儿子念大专的费用,是从他的公积金教育计划中提取支付的,而拖欠大学的电脑贷款他是担保人,至于儿子跟中国籍女子结婚的费用,是他之前亲身答应要尝还的。现在,这桩民事案件还未审理,将来判决如何,不得而知。
儿子告老子,在东方社会是比较罕见的,因为华人家庭都认为“家丑不外扬”,何况是清官难理家内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好你们自家解决就是。然而,在僵持不了时,唯有诉诸法律,到了这步田地,大家唯有撕破脸来细说从头了,说来这是件很不幸的事。所谓“血浓于水”,有话好说,有理就清。
我在想,这起案件,是否导因于之前沟通不良而造成的后果?父亲在扣除所有费用之前,是否跟儿子预先说明?儿子的教育费用,既然是从老爸的公积金提取,是不是也要考虑到这是老子赖以后半生活命的最后一根稻草,现在既然继承了这笔遗产,理该还给老人家?何况父亲也只是一个技工(报载),不是百万富翁。
这则新闻,不仅让我想起十多年前一位朋友亲口告诉我的故事。
朋友是个小学教师,育有四个儿女。长子中学毕业后,央求父亲让他到国外升学,但他表示无能为力,更何况下面还有三个小的,而自己已经是快要半百之人,再过五六年即将退休,所以好言劝他在国内的大专就读算了。谁知儿子却不能理解父亲的难处,执意要到国外深造去,说是外国的文凭比较吃香。后来他还替父亲建议:不如将目前住着的房子拿去银行抵押,他还信誓旦旦对父亲说:毕业后赚了钱,我再给你另买过一间。父亲一听,不禁愕然,他想不到儿子竟然会想出这样的主意。
经过一个晚上的考虑后,隔天,朋友就这样告诉孩子:
“如果你一定要爸爸这么做,可以,我可以将这房子卖掉让你出国,不过,你先要跟我到律师楼去订个合约,说明你学成之后,你必须将卖掉房子的钱如数的还给我。”
“爸爸,有没有搞错,我可是你儿子耶,难道你连自己的儿子都不相信吗?”这下轮到儿子愕然了。
“孩子,不是我不相信你,是因为这房子是我唯一的财产,如果你不还给我,将来我怎样过活?再说,要是你一去不回头,我又找谁去要回这笔钱?”
“老爸,你未免太过份了,父母亲给儿女受教育不是天经地义的吗?”儿子辩解道。
“话是这么说,这也得看个人能力而论,哪个做家长的,不希望儿子多读点书呢?”
“你不帮忙我达成愿望也就罢了,何必想出这么一条‘屎桥’来为难我?”儿子气愤愤地说。
听了朋友这个故事后,心里真的是很有感触。
最近我还在中国听到一个新名词,叫做“啃老族”。
中国在一胎化政策下,每个孩子几乎都当宝似的地捧在手心呵护着,无形中养成了他们骄纵、自私和依赖的性格,认为父母给他们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所以等到供完大专教育后,有些并不急于找工作(现在大学毕业生,工作也并不好找)于是,索性就待在家里让父亲母亲养着,反正有现成的房子住,有免费的三餐吃,衣服被单还有人替你打理,何必急于去打一份牛工,看人眼色?等到两老双脚一伸,一切还不是全归于自己?
在我们那个时代,期盼的是“养儿防老”,现在呢?则是“老来养儿”。不过,下一句的“积毂防饥”,我是赞成的。聪明的老人,是应该“未雨绸缪”,不让别人为难(甚至是自己的子女),也能过个有尊严的晚年生活。